清明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,又是传统扫墓祭祖的节日,也是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此时阴雨绵绵潮湿天气居多,为各类皮肤病埋下了隐患。特别是一些过敏性皮肤病,如湿疹、荨麻疹仿佛找到了出口,一股脑地冒出来,痒痒痒,苦不堪言!

为什么湿疹在春季高发?
气候原因
春季干燥、温湿的气候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原因,在干燥的环境中,皮肤缺少皮脂膜的保护,角质层干裂出现鳞屑等症状。
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增多

各种浮尘、花粉等,容易引起过敏症状,另外、细菌、真菌也是春季活跃的“常客”,在重重因素的加持下,春季成了湿疹复发的“温床”。
紫外线原因
春季紫外线增多,太阳照射时间变长、紫外线变得更加强烈。皮肤易受外界的刺激,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变弱,若是经过太阳的暴晒,皮损处的炎症反应会加重。
不当饮食
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者食用油腻辛辣性食物,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,从而引起湿疹,出现红斑、丘疹、瘙痒等症状。
湿疹的5大症状特点

持续性瘙痒,阵发性加剧;
皮疹多形性,丘疹、水泡、糜烂、渗出都会出现;
反复发作不易治愈;
具有泛发性,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;
具有渗出性,特别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,会有渗出液。
湿疹的中医辩证论治
湿疹在中医中属“湿疮”“浸淫疮”范畴。虽病位在表,但与五脏相连,风、湿、热既是致病之邪,又是与五脏相合产生的病理产物。
湿热浸淫证
起病急骤,皮疹多形态,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渗出等,伴瘙痒,心烦,口干,便秘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滑。
治法:清热利湿。以调理湿热体质为主。
脾虚湿蕴证
皮疹色淡,有水疱、渗出明显,伴瘙痒,纳差,便溏,舌红,苔白腻或黄腻,脉弦滑。
治法:健脾利湿、清热解毒止痒治疗。调理痰湿体质结合特禀体质。
血虚风燥证
皮疹慢性,反复发作,浸润肥厚,色暗红,抓痕血痂明显,伴瘙痒,咽干,口渴,寐欠安,舌红少津,苔薄,脉沉细。
治法:养血润肤,祛风止痒。调理阴虚体质结合特禀体质。
阴虚夹湿证
皮肤瘙痒,红斑、丘疹,或有少量渗出,伴有口干咽燥,五心烦热,盗汗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在治疗湿疹时,除了体质调理之外再结合,还可以结合外用的一些药膏进行涂抹止痒。同时,患者要注意避免搔抓、热水烫洗等刺激,保持皮肤清洁和合适的湿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