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主页

为何你容易口舌干燥 牙龈出血 爱上火?惊蛰节气应该这样养生~

惊蛰时期,雨水渐多、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,总的来说天气明显变暖,但气温波动较大,仍要当心冷暖变化。

· 中医养生

“一阵催花雨,数声惊蛰雷”,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“惊蛰”。

broken image

惊蛰时期,雨水渐多、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,总的来说天气明显变暖,但气温波动较大,仍要当心冷暖变化。

人体如何感知惊蛰

惊蛰之后,阳气徐徐上升,人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。这些变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:

1.上火

由于阳气上升,部分素体阳气偏盛的人在容易出现火热上炎的征象,如口干舌燥、口腔溃疡、流鼻血、便秘等。

2.失眠、头痛、眩晕

在人体五脏与四季的相应中,春天属于木,对应肝脏。惊蛰时节,人体的肝阳之气上升,阴血则会相对不足,因此,常出现两方面的问题。

肝气欲升而不得升,出现肝气郁结,或肝热内郁,一般可见抑郁、焦虑、失眠等现象。

肝阳升而太过,导致肝阳上亢,出现眩晕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,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升高。

3.传染性疾病增加

broken image

万物复苏,细菌、病毒滋生,传染性疾病增加。如乙流、新冠等,因此春季要谨慎预防。

惊蛰养生应该要这样

中医认为科学养生应顺应自然节气,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惊蛰时节养生呢?

1.舒展经络 调和气血

只有经络得到疏通,气血才可流遍全身,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,从而抵御疾病。

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、散步、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,提高新陈代谢和免疫力,以保证身体的平衡状态。

不宜过早减少衣物,以防止阳气的外泄,尤其是老年人。

2.疏肝理气 调畅情志

中医学上,以“四季”配“五脏”,春季属肝,失眠、高血压、中风等肝的病证,常会在春季复发或加重,所以“春宜养肝”。

惊蛰时节,肝之阳气升发,易动怒,因此要戒暴怒,更忌心怀忧郁,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,遇到事情,要控制情绪,忌妄动肝火。

甘梅饮;阴虚体质

如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、手足心热、心中时烦、少眠、便干、尿黄的阴虚体质之人,饮食上则要育阴潜阳,多吃清淡食物,比如芝麻、蜂蜜等,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。药食同源中药材可选乌梅、桑椹、甘草等疏肝气,清心火。

3.祛湿健脾,增强正气

春天南方雨水多,容易有“回南天”,居住的环境变得潮湿,湿邪入侵人体,则会令人出现疲乏、身重、腹泻等症状,所以要注重“祛湿”。

健脾祛湿的中药如荷叶、茯苓、山药等,适当服用不仅能健脾祛湿,还能培养人体正气。

轻燕饮,痰湿体质

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愿大家都能顺应节气变化科学养生,以健康的体魄工作生活,享受生机勃勃的满园春色。

broken image